当前正值露地韭菜生产采收末期,也是加强韭菜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及时有效地减少韭菜病虫害的危害,确保韭菜全年产量与质量安全,实现韭菜周年绿色生产,现将韭菜栽培中的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控关键时期和绿色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韭菜田主要害虫监测预报
做好韭菜害虫发生监测预报,全面掌握害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进行防治。
1. 韭蛆
采用黑色粘虫板(40 cm × 25 cm),均匀放置3块/亩~5块/亩,短边接地,板面南北设置,对韭蛆成虫进行监测预报。
2. 蓟马
采用蓝色粘虫板(40 cm × 25 cm),均匀放置3块/亩~5块/亩,将其扦插在作物行间,略高于作物生长点处,对蓟马进行监测预报。
二、韭菜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
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对病虫害进行精准防控。
1. 韭蛆
主要有三个防治关键期:春季:越冬代韭蛆一般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达到羽化产卵高峰期;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为越夏韭蛆为害高发期;扣棚期:扣棚后7至10天,棚内温度回暖后,越冬韭蛆羽化产卵达到高峰。
2. 蓟马
蓟马3月至4月在早春作物和杂草上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迁入韭菜田为害,为害盛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防治关键期。
3. 葱须鳞蛾
葱须鳞蛾6月份开始陆续发生,8、9月份发生为害最重,可持续到10月上中旬。
4. 灰霉病
灰霉病,低温高湿型病害,温度 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一般秋末冬初,韭菜扣棚后始见发病。
5. 疫病
疫病一般于每年7~8月上中旬高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延续到10月下旬。
三、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现代植保理念,优先选择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具体措施如下: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培养壮苗。育苗前,及时清理前茬作物残体,深翻整地,对土壤进行高温日晒处理,有效降低地下害虫虫口及病原菌基数。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避免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合理施用复合肥;减少大水漫灌,建议采用精准滴灌的节水灌溉模式,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发生。
避免百合科蔬菜大面积连片栽培,建议有条件地区,在兼顾耕作方便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实行百合科蔬菜与禾本科、茄果类等作物合理轮作,阻碍韭蛆传播扩散,压低韭蛆种群基数。
2. 物理防治
1)防虫网
棚室蔬菜生产模式下,棚室通风口处设置 60~80目的防虫网,阻止、隔离韭蛆成虫侵入和蔓延。
2)日晒高温覆膜
降低夏季韭菜养根期部分越夏害虫及土壤病原菌基数,选择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太阳光线强烈的天气(当天最大光照强度超过
55,000 lx)覆膜,在覆膜前1~2天将韭菜地面以上部分割除。选择浅蓝色无滴膜(0.1~0.12mm),依赖阳光直射和膜的保温作用,提高膜下土壤温度,为避免覆膜边缘温度低影响覆膜效果,建议覆膜时边缘超出地块边缘40~50
cm,采用插入式地温计测定地表以下5
cm处土壤温度,当温度达到40℃后,开始计时,为避免温度过高对韭菜根系产生影响,注意温度不宜超过53℃,持续4小时即可揭膜,待地温回落至正常后浇水缓苗。
3)灌溉杀虫
韭菜畦内保持4小时以上积水,韭蛆幼虫可窒息死亡;灌溉臭氧水,破坏幼虫表皮组织,灭虫效果更佳。
3. 理化诱杀
1)糖醋液
韭菜田均匀放置直径 20~30 cm糖醋液水盆 20个/亩~30个/亩,水盆边沿距地面高度低于10 cm,内盛 1/2~2/3的糖醋液(糖:醋:酒:水=3:3:1:10(体积比)),适时补充糖醋液,降低韭蛆、葱须鳞蛾等害虫成虫虫口数量。
2)粘虫板
采用黑色粘虫板(40
cm × 25 cm),均匀放置20块/亩~40块/亩,短边接地,板面南北设置,对韭蛆成虫进行诱杀。
采用蓝色粘虫板(40
cm × 25 cm),均匀放置20块/亩~40块/亩,将其扦插在作物行间,略高于作物生长点处,对蓟马进行诱杀。
4. 生物防治
主要用于病虫害发生前和发生初期的预防治疗用药,严格按照药剂施用说明书进行使用,用药时避开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有降雨的天气,避开高温和阳光直射,选择晴天傍晚施药,详见表1。
表1 韭菜常见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
名称
|
防治时期
|
防治药剂
|
使用剂量
|
防治方法
|
韭蛆
|
幼虫期
|
0.5% 苦参碱水剂
|
1000mL/亩~2000 mL/亩
|
灌根
|
0.3% 印楝素乳油
|
1330 mL/亩~2660 mL/亩
|
灌根
|
50 亿CFU/mL芽胞苏云金芽胞杆菌悬浮剂
|
1000 mL/亩~2000 mL
/亩
|
灌根
|
2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
|
4 kg/亩~6 kg/亩
|
撒施
|
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
160 g/亩~200 g/亩
|
撒施
|
5. 化学防治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绿色食品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严格按照NY/T
393的规定,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严格按照药剂施用说明书进行使用,合理混用并交替使用农药,严格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和安全间隔期,每种药剂每个韭菜生长周期最多用药1次。农药废弃物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详见表2。
表2 韭菜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名称
|
防治时期
|
防治药剂
|
使用剂量
|
防治方法
|
韭蛆
|
成虫期
|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
10
mL/亩~20
mL/亩
|
喷雾
|
幼虫期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180
g/亩~240
g/亩
|
灌根
|
5%氟铃脲乳油
|
300
mL/亩~400
mL/亩
|
蓟马
|
发生初期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10
g/亩~15
g/亩
|
喷雾
|
葱须鳞蛾
|
成虫期
|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
30
mL/亩~50
mL/亩
|
喷雾
|
幼虫期
|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
30
mL/亩~40
mL/亩
|
喷雾
|
灰霉病
|
发病初期
|
40%嘧霉胺悬浮剂
|
50
mL/亩~75
mL/亩
|
喷雾
|
各地韭菜种植户应因地制宜,根据韭菜不同的栽培模式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韭菜病虫害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