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科研进展
 获奖成果
 科研论文
 在研项目
 发明专利
 审定标准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地 址:保定市东关大街437号

电 话:0312-5915667

传 真:0312-5915666

邮 箱:zbs1103@163.com

网 址:http://www.hebppi.com

 
实用技术
   
警惕夏玉米褐斑病来袭,提早采取防控措施
更新时间 :2022-11-10  浏览次数:1501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玉米褐斑病是夏玉米区常见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一般在6叶玉米封垄以后发病,条件适宜可提前至4-5叶期,为害严重地块造成叶片局部或全叶干枯,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达30%以上。

玉米褐斑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玉蜀黍节壶菌侵染引起,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本年度我省夏玉米苗期(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阴雨日较多,雨水较往年频繁,田间温度高,湿度大,为该病菌的萌发、侵染、扩散造成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截至目前,我省夏玉米田普遍处于苗期至心叶期,正是玉米褐斑病侵染扩散的高发时期,据调查,邯郸南部魏县、馆陶、武安处于8-9叶期,田间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以上,衡水故城、深州处于5-8叶期,部分田块发病率5%-10%,石家庄藁城、正定处于6-8叶期,部分田块病株率达5-10%,保定徐水、定兴、蠡县、安新部分处于5-8叶期,病株率为10%左右,严重地块可达20-30%。随病菌快速扩展、蔓延,本年度该病在我省夏玉米区整体处于重发态势。

一、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间均可发病。心叶期(6叶期至大喇叭口末期)发病,最初在叶片上形成针尖大褪绿小斑点,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病斑常汇集在一起,在叶片上呈段状或条状分布,发病后期叶片大面积枯黄坏死。成株期发病(抽雄开始至乳熟期),病斑多集中在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初期水浸状,不规则,后期病斑为红褐色到紫褐色,由小病斑连成不规则大斑,在叶鞘和叶片上均可形成由大量小型病斑连接形成的不连续分布的病斑带。

二、发生规律

病原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侵入玉米,在玉米组织内扩繁、增殖,完成侵染循环。

该病发生越早,造成的为害损失越大。心叶期发病,病斑在叶片上形成大面积黄绿条带,影响后期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资积累,致使植株细弱,结实不良,对后期产量形成造成严重影响;抽雄开始至乳熟期发病,尤其是在茎秆上发病,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产量损失。

往年发生严重地块,由于秸秆还田,造成田间病原菌大量积累,发病严重;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繁殖,此时发病严重;种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性差田块和低洼、潮湿、土壤瘠薄田块发病严重。

 三、防控措施

玉米褐斑病应采取提早预防、适度防治的防控策略。

预防性喷雾:在苗期至心叶期降雨较多,或者往年发生较重地块,在心叶期(4-6叶期)进行预防性喷雾。

应急性喷雾:在该病发生初期(田间病株5-10%)或者心叶期田间出现大量病株,应尽快选用有效药剂进行应急性喷雾治疗,防止病菌的蔓延扩散。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使用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25%戊唑醇15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1000倍液叶面喷雾,可有效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在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可以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等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采用合理的喷雾防治措施对褐斑病具有非常明显的防控效果。试验表明:在人工接种褐斑病病原菌条件下进行的田间防治试验表明,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亩用量30-60g或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亩用量20-40g,在玉米心叶期进行间隔7-10天,连续两次的茎叶喷雾,对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Copyright @ 2021 www.hebpp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版权所有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电话:0312-5915667 传真:0312-5915666 地址:保定市东关大街437号
网址:http://www.hebppi.com E-mail:zbs1103@163.com 冀ICP备2022014538号-1 技术支持:保定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