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布氏白僵菌菌株JG-17的鉴定及对3种金龟子的毒力测定
发表期刊: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曹伟平(1作),宋健(通讯作者)
作者所在部门:微生物杀虫剂研究室
内容简介:
基于金龟子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的现状以及农业对具有生态友好、可持续治理特点的生物防治的迫切需求,研究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菌株 JG-17 对我国 3 种重要金龟子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为金龟子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挑取法和病原菌回接法,在感病金龟子成虫虫尸上分离获得高毒力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与 rDNA-ITS 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 JG-17 的分类地位;采用十字交叉测量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不同温度下菌株 JG-17 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采用浸渍法测定菌株 JG-17 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成虫和幼虫的毒力;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 JG-17 对暗黑鳃金龟 2 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分离获得一株对 3 种金龟子成虫和幼虫同时具有较高毒力的白僵菌菌株 JG-17,结合形态学和 rDNA 分子鉴定结果,确定菌株 JG-17 为布氏白僵菌。25—29 ℃为 JG-17 的适宜生长温度,生长速率均在 4 mm·d-1以上,27 ℃下,JG-17 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最高。JG-17 1×108个孢子/mL 处理浓度下,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成虫 13 d 累计死亡率分别为 78.0%、100.0%和 86.0%,LT50分别为 9.458、6.911 和 8.391 d。相同处理浓度下,JG-17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高于铜绿丽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1×108个孢子/mL 浓度下,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 1 龄幼虫 13 d 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 76.7%、96.7%和 100.0%,2 龄幼虫 13 d 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 66.7%、36.7%和100.0%;不同孢子浓度下,对暗黑鳃金龟 1 龄和 2 龄幼虫的 LT50均明显低于铜绿丽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盆栽试验中,相同施用剂量下,中耕期淋灌处理的暗黑鳃金龟幼虫死亡率与沟施处理的幼虫死亡率差异不显著,播种前撒施方式下取得相近的防治效果需要 10 倍以上的孢子量。布氏白僵菌 JG-17 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高致死率,对防治金龟子类地下害虫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