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持人:王振营
参加人:陈 捷、鲁 新、王晓鸣、何康来、丛 斌、孔令晓、晋齐鸣、李 晓、石 洁、杨长成、高增贵、王素琴
李敦松、文丽萍
获奖时间:2008年
授奖等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授奖部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成果简介: 首次研究明确了亚洲玉米螟成虫扩散规律和化性组成对种群数量变动影响,为制订玉米螟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基于诱导滞育型松毛虫赤眼蜂及长效蜂卡的“一代淹没释放,二代接种释放”玉米螟控害策略;首次阐明我国玉米穗、茎腐病在病原学和侵染循环相互关系,明确了品种对穗、茎腐病抗性差异及抗性机制,提出控制该病的关键技术;首次阐明我国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学、病原菌生理分化与鉴定技术和抗性机制;首次明确烯唑醇种衣剂产生药害的原因,创制具自主知识产权高效生防复合型种衣剂和适用于早春低温条件安全高效化学种衣剂,遏制住苗期病虫害上升趋势;形成了玉米螟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构筑大生态区域(东北、黄淮海和西南)持续控制重大病虫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研究成功适合不同玉米生态区特点的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关键技术,为我国玉米重大病虫害的生态控害理论和技术集成创新做出了新贡献。自1996 年以来,本成果在主要玉米生态区8 个省(市)推广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达2793 万公顷次,玉米重大病虫害得以有效控制,累计挽回粮食损失119.63 亿公斤、新增效益109.42 亿元、培训农民6.94万人次,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