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完成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持人:马 平
参加人: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李宝庆、贾海民、孔令晓、安建慧、柴 彦、任成保、张建英、闫 磊、陈新华
马 雯、李晓芳、张秀美
获奖时间:2010年
授奖等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授奖部门:河北省人民政府
成果简介:棉花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目前仍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经济损失巨大,研究棉花黄萎病新的有效防治技术是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多年研究表明,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控制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具有独特的优势。该项目针对作物黄萎病防治这一世界性重大生产难题,通过首次建立的以抑菌活性、定殖能力、解磷能力及生物活性等多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土传病害生防菌的方法体系,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到高效防治作物黄萎病等多种土传病害的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明确了NCD-2菌株是通过产生抑菌物质、定殖作用、破坏病原微菌核和降解有机磷等4种机制综合作用达到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完成了NCD-2菌株的基因组测序,成功建立了该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首次证明双因子系统phoR/phoP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抑菌物质具有正调控作用,克隆并证明了1个具负调控作用的新基因以及定位了6个编码抑菌物质和植酸酶的基因;建立了分子指纹图谱,为NCD-2菌株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证据。明确NCD-2菌株可在土壤和粉剂中长期存活,并可与常用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对人、畜、作物和环境安全。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微生物农药中试生产线,优化了NCD-2菌株规模化生产的发酵工艺和后处理工艺,发酵液和母药粉中芽孢数稳定达200亿/mL和6000亿/克。成功研制出可湿性粉剂、颗粒剂和干粉种衣剂3种新剂型,首次登记了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微生物农药——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建立以拌种为主的田间使用技术体系,在河北、河南、新疆、山东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内容系统完整,在理论与技术上有明显创新,推动了微生物农药产业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科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