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夏玉米目前处于喇叭口至抽雄时期,近期受台风影响,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持续大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为152.4毫米,最大为1003毫米,其中,保定中部、石家庄中西部、邢台西部、邯郸西北部超过500毫米,造成田间积水、雨涝。玉米需水量虽然很大,但又不耐涝。玉米受淹后,如果不及时排水,一般天气7至10天引起死苗,连续高温天气3至5天能够引起死苗。长时间水淹,将导致玉米根系不能正常呼吸,生长受阻,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植株死亡。由于涝害发生后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病原菌侵染和传播,植株抗性下降增加多种病虫害发生。因此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减少产量损失。
一、水淹、涝害对玉米的影响
土壤水分过多造成玉米根系因得不到氧气而缺氧,不能进行正常代谢,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茎秆细长,韧性差,严重的完全停止生长;地下部表现为根系停止生长,变短、变黑,毛根霉烂脱落。
玉米遭受涝害后,土壤中速效氮含量减少,玉米由于吸收不到足够的氮素,底部叶片最先表现为褪绿变黄并出现枯黄叶,茎秆中的叶绿素也因抵抗不利环境的影响转变成花青素,呈现紫红色。
散粉期雨多、雨量大于200毫米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会出现大量秃顶和空粒。
二、涝害后的补救措施
1.及时排水。涝灾的主要危害是田间水分过多,土壤空气含量太少。因此,雨后淹水时第一时间就是要排水,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传统的排水办法是挖排水沟,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清淤除障,确保排水通畅,必要时需采用排水机械迅速排出,减少积水时间,抢排明水,降低水位,预防二次渍涝的发生。此外,建立三级排水体系,尽量完善排水系统,有利于雨后积水及时流出。
2. 中耕散墒。 涝害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降水后能进地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减轻病害发生,对于杂草也有防除作用。同时切断了深层土壤与表层毛细管水通道,在表层形成疏松覆盖层,防止沤根的同时,又能降低深层土壤水分的损失,预防植株受渍涝后又发生干旱的情况。
3. 科学扶苗。 雨涝大风会引发玉米倒伏,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断等三种类型,对于倒伏玉米应尽早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拔节前后的倒伏,因植株自身有恢复直立能力,不影响将来正常授粉,可以不用人工扶起。抽雄散粉前后大于30度的倒伏,此期植株高大,倒后株间相互叠压,难以恢复直立,不仅直接影响正常授粉,还影响到光合作用进行,加重病害发生,须人工向倒伏反方向轻轻将玉米植株扶起,并在反方向踩踏根部土壤,壅根培土,促进玉米支持根产生。发生茎折的玉米植株基本上没有产量,所以应尽早将倒折的玉米清除;茎折情况严重地块可以将倒折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再补种其他作物如叶菜类蔬菜。
4. 补肥促壮。 生产上有“水损肥补”的说法。玉米受涝根系受损、吸肥能力下降,加之土壤中的大量养分会随水流失,往往表现为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可增施速效氮肥,以改变植株的氮素营养,恢复其生长。首先,喷施叶面肥。叶面施肥见效快,肥料利用率高,可保证根系在尚未恢复功能前对养分的需求,可用1%尿素+0.2%磷酸二氢钾+1.4‰芸苔素(1%)叶面喷雾,调节玉米生长。二是根部追施化肥。田间积水排出,植株根系吸收功能恢复后,再追施速效氮肥,保证土壤养分的供应,一般每亩补施15~20 kg尿素即可促进玉米苗恢复健壮。三是适当增施锌肥。有研究表明,施加锌肥能使植株体内的钾素含量增加,从而玉米抗渍涝能力会增强,由此可视玉米苗淹渍程度,酌情施用锌肥。
5. 防治病虫 。涝灾后病虫害往往加重,尤其是玉米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褐斑病、锈病)、鞘腐病、穗腐病,雨后爆晴还会增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天气转晴后,应叶面喷雾防治病虫害,可结合叶面肥一起使用。防治病害杀菌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防治虫害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甲维盐、多杀霉素、菊酯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