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颠茄茎基腐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发表期刊:植物病理学报
作者:鹿秀云(第1),马平 (通讯作者)
作者所在部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
内容简介:
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颠茄试验田中发生了一种由颠茄茎基部腐烂引起整株死亡的新病害。 为有效了解和防治该病害,本研究针对该病害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防治药剂室内筛选试验。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柯赫氏法则回接试验,将该病害鉴定为由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 Fitzp.)引起的颠茄茎基腐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卵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25~35℃和35℃ ;最适 pH 分别为7.0~9.0、7.0~8.0和10.0;同时明确了其最适光照条件和培养基;瓜果腐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产生的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铵和脲。 选用9种常用化学杀菌剂和1种微生物杀菌剂对 P. aphanidermatum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5%精甲霜灵FS、250 g·L-1嘧菌酯SC、98%噁霉灵SP和 100 g·L-1 氰霜唑SC对瓜果腐霉菌丝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50值分别为1.619 、2.069、37.463和49.484ug·mL-1,为指导生产上颠茄茎基腐病合理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